文化生活
增進新聞交流!第十六屆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在宜昌啟動

“今天有幸可以走到游客不能到的地方,也就是三峽大壩的壩頂部分,從壩頂上看長江,看整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,給人感覺更加氣勢雄渾,真的是不虛此行。”臺灣TVBS電視臺記者陳相如這樣說。
9月3日,來自兩岸媒體的10余家新聞單位、近20名媒體人來到位于宜昌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,一起俯瞰遼闊壯麗的長江,近距離觀察三峽大壩雙線船閘運行。這也標志著由湖北省臺辦主辦、宜昌市臺辦承辦的第十六屆“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”活動正式啟動。
宜昌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、葛洲壩水利工程所在地,被譽為“世界水電之都”,同時也是湖北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地區(qū),民族風情濃郁,自然風光雄奇。長期以來宜昌與臺灣多個縣市保持緊密聯(lián)系,依托屈原文化、昭君文化、關公文化,在經貿、文化、教育、農業(yè)等領域的獨特資源,與臺灣持續(xù)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、富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,促進了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和情感交融。
在為期7天的活動中,海峽兩岸媒體人將參訪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——屈原故里文化園、萬古寺村,三峽臺商工業(yè)園等地,通過對宜昌市的深入采訪交流,全面展現(xiàn)湖北西部地區(qū)的發(fā)展變化,聚焦宜昌全面開展長江大保護的有力舉措,講述臺資企業(yè)與宜昌經濟社會的融合發(fā)展故事,展示巴楚文化的獨特魅力。
據悉,從2006年起,湖北省臺辦便每年組織“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”活動,是大陸方面推動海峽兩岸媒體的人文交流的先聲省份之一,至今已成功舉辦了15屆。荊楚行活動對于增進兩岸新聞交流、向島內民眾宣傳推介湖北方面發(fā)揮了重要的作用,已經成為鄂臺交流的品牌活動。
?來源華夏經緯網 李昕
?
?華夏民意網綜合編輯